瑞特學糖
LASTEST NEWS



7件小事,每天堅持,瘦糖友也能輕松穩住血糖!
胖糖友要減肥,瘦糖友要增重
而且,瘦糖友由于體重偏輕,肌肉量相對不足。而肌肉有助于消耗葡萄糖,肌肉量少會使血糖控制的難度增加。另一方面,不少瘦糖友因擔心體重繼續下降,可能在飲食控制上有所放松,反而讓血糖更難控制到位。
1.規律進餐,不盲目節食
要做到規律進餐,每天按時吃三餐;若兩餐間感到饑餓,可適當加餐,如無糖酸奶、少量堅果等;養成固定進食時間,比如早餐7點吃,午餐12點吃,晚餐6點吃,讓身體的代謝更有規律。
2.主食粗細搭配
不要只吃精米白面,建議搭配糙米、燕麥、玉米等粗糧,既能補充膳食纖維、延緩血糖上升,又能提升營養多樣性。例如,煮飯時可按大米與粗糧2:1的比例混合,既能保證口感,又有利于控糖。
3.適量增加蛋白質攝入
4.分段飲水,小口多次
充足水分能促進新陳代謝,幫助糖分排出。建議每天飲水1500–2000毫升,分多次飲用,每次100–200毫升,不要等口渴再喝。
5.避免空腹運動
運動雖有益控糖,但空腹運動易引發低血糖。建議運動前適當加餐,如半片全麥面包或一小把堅果補充能量。最佳運動時段是餐后1–2小時,此時血糖相對較高,運動時不容易發生低血糖。運動強度也不宜過大,可選擇散步、慢跑、太極等中低強度運動。
6.保證充足睡眠
與胖糖友一樣,睡眠對瘦糖友血糖穩定同樣重要。睡眠不足會擾亂激素平衡,引發血糖波動。養成規律作息,保證每晚7-8小時睡眠,盡量11點前入睡。如果有失眠的情況,可以在睡前喝一杯溫牛奶、泡泡腳,幫助改善睡眠質量。
7.重視體重與血糖監測
瘦糖友要定期監測自己的體重,避免體重過度下降。如果發現體重在短時間內下降明顯,要及時就醫,查找原因。同時,也要堅持監測血糖,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,及時了解血糖的變化情況,以便調整治療方案和生活習慣。
瘦糖友在就醫時,要詳細告知醫生自己的體重變化、飲食和運動情況,以便醫生制定更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。不要因為擔心體重下降而拒絕必要的藥物治療,只有血糖穩定了,身體才能更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