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特學糖
LASTEST NEWS



不止是飲食,睡不好覺,也會增加糖尿病風險!
“晚上不困,早上起不來”,再加上“周末過度補覺”、“節后綜合征”等現象,睡眠時長被不斷壓縮,規律也被頻頻打亂。研究顯示,糖尿病的發生不僅與不健康飲食有關,更與睡眠狀況直接相關。即使飲食控制得當,睡眠不好同樣可能引發糖尿病。
睡多睡少,血糖都會升高?
充足的睡眠能增強胰島素敏感性,幫助降低空腹血糖水平。將每晚睡眠時間保持在7-8小時,更有利于血糖控制。
1、睡眠時間過少
研究表明,與每晚睡7-8小時的人相比,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患糖尿病風險會增加約2倍。這是因為睡眠不足會引發胰島素抵抗,導致胰島素無法有效降低血糖,從而升高血糖,誘發糖尿病。另外,睡眠不足還會大大增加肥胖的風險,進一步增加身體胰島素抵抗。
2、睡眠時間過長
睡眠不足會給人體帶來危害,睡的太多同樣不利于健康。因為睡眠時間過長(每晚大于8個小時)也會引起身體胰島素抵抗,使血糖控制變差,從而誘發糖尿病。
3、晚睡晚起
晚睡晚起會擾亂身體的晝夜節律,影響激素分泌和正常代謝,從而干擾糖代謝過程,增加糖尿病風險。也就是說,即使時間睡夠了,但睡眠時間過晚依舊會增加糖尿病風險。
睡眠好,才能血糖穩!
1、保證規律作息
2、晚飯后適當運動
睡前進行適量體力活動,如散步、打太極拳等,既能放松身心,又能帶來輕微疲憊感,有助于更快入睡。
3、保持情緒穩定
不管睡眠怎么樣,情緒一定要穩定。即使存在睡眠困擾,也不必過度焦慮,可通過做感興趣的事來分散注意力,順其自然。保持良好心態和穩定情緒,有助于糖尿病和睡眠問題向積極方向發展。
成年人:每日睡眠7-8小時,晚上10-11點入睡,早晨6-7點起床較為理想。
老年人:睡眠時長可稍短,約6-7小時,建議晚上10-11點入睡,早晨5-6點起床。
怎樣才算睡得好?
-
入睡快: 關燈后30分鐘內進入夢鄉。
-
睡得沉: 夜間醒來不超過3次,且醒后20分鐘內能再次入睡。
-
精神足: 睡醒后感覺精神飽滿、心情愉悅、精力充沛、注意力集中。
當出現以下表現,可能是身體的“睡眠求助”信號:
-
經常入睡困難(超過30分鐘)。
-
夜間醒來后難以再次入睡。
-
白天頻繁犯困、打瞌睡。
-
鼾聲響亮被家人“投訴”,或出現睡眠中呼吸暫停。
-
睡眠時間不規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