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動態
NEWS



兒童節特別活動 | 瑞特血糖儀守護兒童糖尿病患者快樂成長
糖果,是童年的味道,但有一類特殊的孩子,即使在六一兒童節,都不能盡情享受糖果的快樂,他們就是兒童糖尿病患者。
近年,中國兒童糖尿病出現患病率上升、患病年齡提前的趨勢。今天是六一兒童節,Mr.Right惦記著“小糖豆”,在此把他們介紹給大家,讓更多人關注這些特殊的”小可愛“。
被忽視的“小糖豆”
兒童糖尿病是危害兒童健康的重大兒科內分泌疾病。很多家長認為,糖尿病患兒只是個例,可事實遠非如此,“小糖豆”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。
新發的兒童糖尿病患者中,有90%以上是1型糖尿病,這與成人常見的2型糖尿病有很大的不同。
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β細胞遭到破壞,從而導致胰島素的絕對缺乏。其患病因素與遺傳、環境、自身免疫、肥胖等有關。
這就是兒童糖尿病的癥狀:
● 患兒突然出現飲水量、排尿次數增加,尤其是夜間起夜次數增加。
●5歲以上又復出現尿床的現象。
●多食反而出現體重減輕。
兒童糖尿病還容易被誤診,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:
1. 兒童糖尿病患者“三多一少”(多尿、多飲、多食及消瘦)的癥狀不容易被人發現。
2. 發熱、呼吸困難、精神不振為首發癥狀的糖尿病多見于小兒,常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、支氣管炎、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。
3. 以腹痛、腹瀉為首發癥狀的糖尿病發病急,常被誤診為腸炎、急性闌尾炎等。
急性并發癥也可能致命
兒童糖尿病不只是慢性病,其急性并發癥還會有致命風險。
酮癥酸中毒
酮癥酸中毒是當血糖過高,血液中酮體積蓄過多,超出機體代謝能力而出現的一種代謝性中毒表現,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。
發作時主要有以下表現:
1.“三多一少”的癥狀明顯加重。
2.極度虛弱、乏力、肌肉酸痛。
3.食欲減退、嘔吐、腹痛。
4.呼吸深大,伴隨“爛蘋果”的味道等。
低血糖
低血糖是相比酮癥酸中毒危險性更高的癥狀。當胰島素注射量與進食量、運動量不平衡時,就有可能出現低血糖。
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家長飲食管控過于嚴格,或部分大孩子私自調節胰島素劑量或陡增運動量時。
低血糖發作時,主要表現為心慌、乏力、手抖,甚至昏迷、抽搐等,如不能及時補充糖分,有可能影響患兒大腦的發育,甚至危及生命。
“小糖豆”必須坐上“五駕馬車”
對兒童糖尿病的治療,遠不只是家長所想的打針、吃藥那么簡單,需要醫護人員、家長和孩子共同的努力,控血糖“五駕馬車”缺一不可。
藥物治療:確診1型糖尿病后,患兒需要終身注射胰島素,并須根據病情遵醫囑調節藥物用量,按時隨訪。
教育和管理:家長應加強疾病知識學習,包括胰島素泵的使用、血糖監測、飲食指導、運動指導等。
這一方面可以幫助“小糖豆”控制病情,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;另一方面還能幫助家長擺正心態,提高對疾病的認知依從性。
血糖監測:家長及糖尿病患兒應根據治療方案,學會靈活進行自我血糖監測,進而避免低血糖的發生。建議每天監測3~4次,及時獲取更多的血糖控制信息。
如果突發任何身體不適,以及劇烈運動前后、飲食發生顯著變化后,都應及時監測血糖。
飲食治療:家長應注意孩子飲食營養成分的組成及分配,一般應遵循這樣的比例:碳水化合物占50%,脂肪占30%,蛋白質占20%。
由于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,因此需要成年人監督,不能允許其任意進食,尤其是不能多吃零食,以免造成胰島素用量不易控制。
應對其加強糖尿病教育,使其認識到不能任意進食糖果、糕點等食物。
運動治療:糖尿病患兒更需要科學運動。運動不僅可以降低血糖及胰島素的用量,更有助于降血脂,增強體質,促進生長發育。運動時間可安排在飯后一個半小時,每天至少運動一次,每次運動時間為30~60分鐘。
一些較為劇烈的運動,“小糖豆”也可以參加,例如籃球、網球、足球、游泳、自行車和登山等,甚至可以參加正式比賽。
但運動時要注意遵醫囑調整胰島素的用量和進食量。
做好這“五架馬車”,“小糖豆”也可以擁有快樂的童年。